广西:探访东黑冠长臂猿栖息地 极濒危物种东黑冠长臂猿再添两只猿宝宝
玉麒麟 玉麒麟
124K subscribers
159 views
0

 Published On May 8, 2024

东黑冠长臂猿是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全球性极度濒危物种,全球仅有11群74只左右,分布在中越边境的一片喀斯特林区中。4月25日至5月5日,由广西邦亮东黑冠长臂猿自然保护区、广西师范大学、中山大学的科研专家、监测人员等十余人组成的联合科研监测队进驻邦亮东黑冠长臂猿自然保护区,对东黑冠长臂猿进行深入的种群研究。总台报道团队也跟随科研监测队进入石山密林之中,追寻它们的踪迹,探访东黑冠长臂猿最后的栖息地。这次监测,科研人员有了一个惊喜的发现。

极濒危物种东黑冠长臂猿喜迎两只猿宝宝 各界知名人士为它打call

科研人员在对G1群东黑冠长臂猿进行跟踪监测时,发现了该家庭群出现了2名珍贵的新丁。

画面显示,两只雌性东黑冠长臂猿分别怀抱一只猿宝宝,在山林间穿行,在树冠中攀爬、跳跃、观望,嬉戏玩耍,十分友爱,专家表示根据外貌形态判断,两只猿宝宝应该在4到5个月大,且生长情况良好。

据介绍,东黑冠长臂猿繁殖间隔时间长,平均三年一胎,一胎只生一只,所以每增长一只都十分珍贵。

东黑冠长臂猿曾广泛分布于红河以东的中国南部和越南北部,后因多种原因导致种群数量锐减,在20世纪50年代,国际上公认该物种已灭绝,直至2006年,才在我国和越南边境被重新发现。

据统计,近年来东黑冠长臂猿的数量有所增加,中国境内的东黑冠长臂猿数量已经从2006年发现时的3群19只,增长到5群36只左右。这次发现的两只婴猿标志着极濒危物种东黑冠长臂猿迎来两名新生力量,为种群注入了新的活力。

穿山入林闻声寻猿 总台记者探访东黑冠长臂猿栖息地

近日,在广西邦亮东黑冠长臂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科研人员的监测,极濒危物种东黑冠长臂猿增加2只猿宝宝。珍稀的东黑冠长臂猿喜迎新丁,真是令人高兴。那么科研团队是如何在犹如秘境的喀斯特山林中,穿山入林闻声寻猿,发现并追踪到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活动的它们,同时开展监测工作的?

记者跟随专家团队来到广西邦亮东黑冠长臂猿自然保护区弄好营地,这个保护区与越南保护区山水相连,是全世界东黑冠长臂猿最后的“方舟”。

专家说,东黑冠长臂猿警觉性高、数量少、领地广,好在它们的鸣叫极具特点,闻声寻猿是“追猿者”必备的技能。每天清晨,东黑冠长臂猿会发出鸣叫,继而开始一天的活动。科研人员需要在日出前赶到观测点,追寻声音。但作为树栖动物,东黑冠长臂猿宛如丛林精灵,移动速度极快。由于种群的稀少以及栖息地的特殊性,要想看到这个丛林精灵,除了经验,还需要点运气。

深山“追猿人”:将寻猿护猿进行到底

在广西百色靖西市的邦亮东黑冠长臂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一群研究人员,他们翻越一座座悬崖深山,徒步在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追寻监测着国内仅剩36只左右的极濒危野生动物——东黑冠长臂猿。他们通过日复一日的记录、研究、拍摄,守护着全球最后的东黑冠长臂猿种群。

东黑冠长臂猿是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全球性极度濒危物种”,全球仅有11群74只左右,我国目前有5群36只,数量还不足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的2%。为动态监测这些仅剩的“森林精灵”的生存状况,保护区护林员和高校科研人员组成一支联合科研团队,分两组进入保护区不同点位,开启为期近半个月的对东黑冠长臂猿种群研究。

每次上山观测,科研人员都要待上半个月到一个月不等。监测站条件十分艰苦,不通水电、没有信号、物资匮乏、蚊虫蛇蚁遍布。但凭借着对东黑冠长臂猿的热爱,他们年复一年苦中作乐,往返于山野密林,最多时一天可以走上四万多步,还不算攀登的高低落差。

手脚上常年磕碰留下的伤疤,见证了追猿人的努力。

show more

Share/Embed